伴随着期末考试的到来,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基本结束了。现在针对本学期的优等生辅导工作进行相应的总结,以利于今后教学工作中的取舍.
一、课堂关注,提高优生的学习成绩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关注那些学习状态积极的同学,使他们在学到基础知识的同时也要有更大的提高,更多的思维活动,要预留出一定的时间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。让学优生更加努力的学习。
二.思想关注,提高优生的学习信心 在关注学生学习的同时,也经常关注学生的思想。与学生谈心,关心他们,关爱他们,充分让学生感受老师是特别重视他们,从而激发了他们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。
1、引导“优生”树立志向。引导他们树立理想,明确志向,真正做到“志存高远”。要让“优生”意识到,成绩比别人好,就意味着将来比别人多一份责任,从现在起就应比别人多一份努力。引导学生立志,给他们推荐伟人、名人的传记读物,让“优生”把自己放在一个广阔的历史空间和时代背景中认识自己的使命。
针对有些由于“优生”对自己的不足往往认识不够,通过与其他杰出的少年英才比较,通过对自己求学过程中成功经验与失败的教训的冷静分析,通过各种具体的课内外实践活动,正确全面地认识自己,进而有针对性地发展自己。
2、 激励“优生”超越自我。对少数具有出类拔萃潜质的“优生”,我们则应理直气壮地向他们提出“追求卓越”的希望。激励“优生”超越自我的要点:一是尽可能多地让他们在各个方面实践,以发现并发展自己以前没有意识到的潜质;二是鼓励他们在日常一点一滴的小事中战胜自我;甚至教育者可以有意识设置一些难题去“折磨”他们,让他们在一次次自己与自己“过不去”的过程中,体验到“人生的乐趣与辉煌正是从战胜自我到超越自我”。
3、 训练“优生”受挫心理。
长期处在“金字塔尖”的“优生”们,很少品尝失败和被冷落的滋味,这就使他们对受挫的心理承受力相对较弱。因此,优化“优生”的心理素质特别是受挫的心理承受力,是“优生”培养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内容。首先不可将“优生”在上特殊化,而应与其他学生一视同仁;另外,对“优生”犯错误切不可迁就,而应该严肃批评,让他们习惯于批评,包括严厉的批评甚至处分;最后,也是很重要的一点,要多给“优生”创设一些品尝失败的机会——这当然不是说要有意让“优生”不断失败,而是引导“优生”尽可能多地在不同方面摸索、尝试,在此过程中必然会失利,而当“优生”对此习以为常的时候,他们就学会了坦然面对人生路上的失败、挫折和各种意想不到的打击。
三、在培优中还应做到:1、不纵容优秀的学生,一视同仁。首先我做到真诚,做到言出必行;其次做到宽容,即能从差生的角度去分析他们的行为对不对;2、根据每个优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学习方案,比如优秀生可以给他们一定难度的题目让他们进行练习; 3、对于优秀生学习的主要目标放在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,;4、对于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要及时地检查,并做出评价;5、不定期地进行所学知识搜集整理的小测验,对所学知识进行抽测,及时反馈矫正,耐心辅导。
在本学期的时间里,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,但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,如教育、教学方法、手段还有些粗糙,还有待改进。但我相信只要学校的支持、老师的配合,我的 “培优”工作一定能越做越好。
评论